来源:j9九游会ag 发布时间:2025-09-24 13:08:23
九游巅峰会员:
9月18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重庆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办的“2025赴港投资设点及利用香港拓展海外国际业务交流支撑会”成功举办。香港特区政府多位官员、重庆地区政企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内地企业赴港投资机遇、海外业务拓展路径等核心议题分享见解,为企业“借港出海”搭建思想交流与资源对接平台。
干杉立总监聚焦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核心职能,向参会企业详细的介绍了署方为内地企业赴港发展提供的全周期服务。他表示,从企业注册登记、政策咨询到业务对接,投资推广署在华西地区设有专业团队,可针对不一样行业企业定制“一站式”解决方案。“香港作为国际营商枢纽,在税收、人才、资金流动等方面优势显著,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精准服务,帮助重庆及华西地区企业快速熟悉香港市场规则,降低赴港投资门槛,借助香港平台链接全球资源。”
彭翼副总监结合具体案例,深入解读了香港在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产业扶持政策。他提到,香港针对初创企业推出的“科技人才计划”“产学研合作基金”等政策,可助力内地科技企业在港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国际人才;同时,香港成熟的专业服务体系,能为企业提供法律、会计、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高端支持,帮助企业规避海外经营风险。“我们鼓励企业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善用香港的产业生态优势,实现从‘赴港设点’到‘全球布局’的稳步迈进。”
张兆荣副总监则聚焦企业赴港后的市场拓展与资源对接。他表示,投资推广署不仅为企业提供“落地服务”,更会定期组织企业参与香港国际金融论坛、行业展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海外客户、合作伙伴及投资机构。“以去年为例,我们协助华西地区12家制造业企业在港参加‘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促成了7笔跨境合作订单。未来,我们将加大与重庆及华西区域的本地机构联动,为企业搭建更直接的海外对接渠道。”
作为会议主办单位代表,杜小东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心推动内地与香港合作的过往成果。他表示,中心已累计组织319家中国内地企业赴港参展、参会及商务考察,11年以来,共促成6家企业在港设立不同类型的机构。“本次会议是中心‘资源整合+精准对接’模式的又一次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联合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等政府部门、香港资深的行业协会等资源,举办更多专题沙龙、实地考察活动,重点聚焦‘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帮助企业制定差异化出海策略。”
何永中结合广告传媒行业特性,分享了企业赴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他认为,香港作为国际传媒中心,聚集了全球顶尖的广告公司、媒体资源,内地广告企业赴港可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但也需适应香港的市场规则与文化差异。“建议企业先通过‘小型办事处+合作伙伴’的模式试水,逐步积累经验;同时,可借助商会、中心等平台抱团发展,降低运营成本。”
王淑萍以商贸企业“借港出海”的实践经验为例,强调了香港在物流、供应链、金融保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她表示,公司借助香港的国际航运网络,将重庆特色产品出口至“一带一路”国家,销售额同比增长35%。“香港的仓储、清关效率高,且能提供多币种结算服务,极大降低了跨境贸易成本。希望未来能与香港企业合作,搭建‘重庆产品+香港渠道’的出口平台。”
罗丹从资本视角出发,分析了香港对内地科技企业的投资价值。她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融资渠道多元,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市场活跃,内地科技企业赴港不仅可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借助香港的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建议科技企业提前规划在港股权架构,加强与香港投资机构的对接;同时,可利用香港的产学研资源,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重庆市荣昌区荣商联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市荣昌区巴渝汽车俱乐部执行主席、维也纳酒店荣昌滨海店董事长、天天车宝荣昌运营中心董事长蒙刚结合多领域经营经验,分享了传统企业赴港拓展的思路。他表示,酒店业可借助香港的品牌管理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汽车后市场企业则能通过香港对接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赴港投资不是‘单点突破’,而是‘资源整合’,建议企业结合自身主业,寻找香港本地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
潘嘉聚焦时尚产业,认为香港是内地服饰企业走向国际的“窗口”。她提到,香港时装周、国际时尚展等活动影响力大,企业赴港参展可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香港的设计人才、面料资源丰富,能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建议中小服饰企业先从‘ODM/OEM合作’切入香港市场,逐步打造自有品牌。”
重庆喜辰·静悦影院式足道联合创始人箭从服务业角度出发,探讨了内地生活服务企业赴港发展的可能性。他表示,香港服务业市场成熟,但也存在细分领域空白,影院式足道等创新服务模式有望获得市场认可。“不过,香港的租金、人力成本较高,企业需做好成本控制;同时,要注重服务标准化建设,适应香港消费者的需求。”
刘秀计作为企业实操负责人,详细分享了赴港公司的流程与心得。她提到,从公司注册到银行开户,再到税务登记,整个过程需注重细节,尤其是在跨境资金流动、财务合规方面要提前规划。“建议企业聘请香港本地专业机构协助办理手续,同时加强与内地政府部门的沟通,充分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
浙江立恒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鲁久胜虽为浙江企业代表,但长期关注成渝地区与香港的合作。他表示,公司在重庆设立西南总部,下一步将以香港为跳板拓展东南亚净化工程市场。“香港的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服务水平高,与香港企业合作可提升项目竞争力;同时,香港的法律体系完善,能为跨境工程合同履约提供保障。”
重庆猫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剑鱼聚焦国际贸易、数字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认为香港在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的规则优势显著。他表示,公司主要从事家电服务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赴港发展可借助香港的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国际市场处理效率,同时规避部分地区的经营风险。“建议科技企业重点关注香港‘数字经济发展蓝图’相关政策,寻找政策红利与业务需求的结合点。”
李鑫结合文旅产业特性,提出“文旅+香港”的合作思路。他表示,香港是国际旅游目的地,也是内地文旅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可通过在港举办文旅推介会、设立营销中心,吸引国际游客来渝旅游;同时,可与香港文旅企业合作开发“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推动两地文旅资源共享。“小微企业可抱团赴港开展推广活动,降低营销成本,提升整体影响力。”
文志兵围绕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分享了名鹰科技的规划。他表示,集团计划在港设立机构,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同时借助香港的资本市场筹备上市。“香港的创新生态完善,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机会多,能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实力;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对接香港的投资机构与合作伙伴,加快国际化步伐。”
本次会议上,香港特区政府嘉宾与重庆政企代表的发言,既传递了政策红利,也分享了实操经验,为内地企业赴港投资提供了全方位指引。参会企业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香港各方的对接,积极谋划赴港发展布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广阔舞台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